首頁 > 科學減重減脂增肌 > 關於「碳水後置」

關於「碳水後置」

  • 關於「碳水後置」
商品圖像
  • 商品資訊

    關於「碳水後置」

    (1)什麼是「碳水後置」?

     

    「碳水後置」指的是將碳水化合物的攝取時間放在運動之後。

     

     

    (2)為什麼建議進行「碳水後置」?

     

    幾個原因:

     

    1.訓練前身體已儲備足夠糖原:

     

    對於平時不節食、不低碳的人來說,體內預先儲備的肌糖原足以應付約一個小時的訓練。

    •人體消耗糖的速度有上限,即使是頂級運動員以極限強度訓練,每分鐘最多消耗1.6到1.7克糖,一小時約100克碳水。

    •一般運動強度下,一小時約消耗300-400大卡,純碳水消耗約40-60克。

     

    每公斤肌肉可提前儲存10到15克的糖原。

     

    即使是身體柔弱的女生,體重只有20公斤,也能提前儲備約300克的糖原;即使平時碳水攝取較少,只有三分之一的肌糖儲備(100克),訓練一到一個半小時也沒有任何問題。

     

    因此,訓練前吃碳水化合物是沒有必要的,只是浪費。

     

     

    2.避免胰島素升高影響脂肪分解:

     

    只要攝取碳水化合物,就會升高血糖,刺激胰島素分泌,使身體進入合成代謝模式。

    然而,運動中身體是為了分解能量,分解儲存的碳水和脂肪。

    只有在血糖不斷降低損耗的情況下,身體才會更多地將脂肪作為氧化獲取能量的燃料。

     

    儘管運動中釋放的腎上腺素可以繞過胰島素的合成代謝作用,幫助身體繼續分解能量,但它更多會讓身體處理那些源源不斷進入血液的糖,因此會降低燃脂效益。

     

     

    3.碳水化合物在糖原耗盡時不易轉化為脂肪:

     

    碳水化合物只有在糖原耗盡的情況下攝取,才不易轉化為脂肪,會優先合成為糖原。

    因此,訓練後是最佳時機。

     

    如果在訓練前肌糖和肝糖沒有太多損耗時攝取碳水,葡萄糖可能無法進入肌肉儲存為糖原,變成多餘的血糖並轉化為脂肪。

    訓練後攝取碳水會釋放胰島素,可以盡快幫助身體從分解代謝進入合成代謝,這時候正是身體需要合成肌蛋白的時候。

     

     

    4.長期空腹訓練增強身體適應性:

     

    長期空腹訓練可以增強身體的適應性,即讓身體在訓練中更多地節約糖原,大量燃燒脂肪。

    因為糖供能速度較快,身體會選擇將其保留在高強度快速肌肉輸出時使用;而在組間休息或強度不大時,更多地使用脂肪。

     

     

    (3)「碳水後置」的實踐建議

     

    •將「碳水後置」比喻為手機先放電再充電,避免手機還有90%電量時就充電,因為手機不會過頭儲存能量,但身體會將多餘的碳水轉化為脂肪。

     

    •「運動後碳水後置」並非指運動後立刻進食,而是指運動後休息半小時到一小時,感到飢餓時正常地吃飯、吃肉、吃菜。

     

     

     

  • 商品Q&A

    • 提問者稱呼
    • 手機
    • 留言內容
    • 驗證碼
上一頁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