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然健身 VS 科技健身
-
商品資訊
自然健身 VS 科技健身
「自然健身」指的是不使用外部合成代謝類固醇或性能增強藥物,僅透過訓練、營養和恢復來增肌和塑形的方法。相較於「科技健身」(使用類固醇等藥物),自然健身擁有多項獨特的優勢。
(1)自然健身的核心理念與優先順序
自然健身強調遵循身體的自然生理機制,透過科學化的訓練、均衡的飲食和充足的恢復來達到肌肉生長。增肌變量金字塔指出,對於自然健身者而言,最重要的是堅持,因為任何訓練或飲食計畫都需要時間來累積成果。其次是努力,包括訓練強度(接近力竭)和訓練量(每週每塊肌肉約10到20組)。接著是飲食的熱量盈餘與蛋白質攝取,它們是肌肉生長的「原材料」,但自身不能刺激肌肉生長,僅是支持肌肉成長。睡眠、壓力管理以及訓練技巧、次數範圍等次要因素也佔有一席之地。
(2)自然健身的主要優勢
1.健康與安全性高
•這是自然健身最顯著的優勢。與科技健身伴隨的高風險、長期副作用和不可逆的損害(如睾丸萎縮、性功能障礙等)相比,自然健身是穩固且安全的,更適合追求身體健康和長期可持續訓練的人。
•自然健身者不會像科技健身者那樣出現荷爾蒙水平的極端波動,因此不會對身體的其他器官造成負面影響。
2.訓練策略更有效率
•專注於機械張力:對於自然健身者,機械張力(肌肉在對抗外界阻力時所受到的力量刺激)是刺激肌肉生長最主要的原因。自然健身應避免盲目追求「充血感」或「泵感」,因為這些代謝廢物的堆積會抑制力量輸出,降低機械張力,反而影響增肌效率。
•漸進超負荷:透過隨著時間推移舉起更重的重量,是自然健身最有效的增肌方式。這能讓肌肉持續接受挑戰,從而促進生長。
•適當的訓練強度與頻率:自然健身的訓練強度應接近力竭,但不宜完全力竭,保留1到3次(RPE 5次以內)的效果與完全力竭相似,但能更好地管理疲勞和恢復。同時,建議每塊肌肉每週訓練至少兩次(例如三或四分化訓練),而非傳統的每週一次五分化,這能更有效地激活蛋白質合成,避免肌肉長時間處於閒置狀態。
•複合多關節動作優先:多關節複合動作能使用更大的重量,刺激身體釋放更多生長激素和睾酮,對於自然健身的增肌至關重要。
•充足的組間休息:組間休息不足會導致力量水平下降,無法有效達到最大負重。對於自然健身,適當的組間休息時間(例如複合動作2到3分鐘,孤立動作90秒以內)有利於ATP和PC儲備的恢復,從而維持訓練強度和機械張力,提升增肌效果。
3.飲食與恢復的健康管理
•精準的熱量攝取:自然健身者需要仔細控制熱量攝取,進行「乾淨增肌」,即只比維持熱量多攝入約10%到15%的熱量,以最大化肌肉增長同時最小化脂肪增加。過多的熱量盈餘會導致脂肪增加的速度比肌肉增長快很多。
•足夠的蛋白質攝取:蛋白質是肌肉的建築材料。研究建議每公斤體重至少攝入1.5克蛋白質,以支持肌肉增長。對於年齡較大的人群,甚至需要每餐攝入40到50克蛋白質以最大化肌肉蛋白合成。
•重視優質脂肪:膽固醇(來自健康脂肪)的攝取對肌肉生長很重要,可幫助身體應對炎症反應和增強細胞通訊。
•充足的睡眠與疲勞管理:肌肉的真正增長發生在休息和恢復時。睡眠不足會降低生長激素和睾酮水平,影響恢復效率,並增加蛋白質分解。建議成人每晚睡7到9小時,高強度訓練者甚至需要8到9小時。透過設置減載週(通常在連續訓練8到12週後),可以幫助身體消除多餘疲勞,促進恢復。
•避免酒精與過量有氧:酒精會抑制肌肉蛋白合成,對肌肉生長產生負面影響。而過多或高強度的有氧運動(特別是與力量訓練同一部位)會降低肌肉增長效率,因為它們會抑制促進肌肉生長的MTOR通路並消耗更多糖原。
4.成果的長期可持續性與心態調整
•肌肉記憶:即使因為傷病或旅行暫停訓練,肌肉量會暫時下降(主要是糖原和水分流失),但重新訓練後,肌肉和力量會迅速恢復,這得益於強大的肌肉記憶。
•耐心與毅力:自然健身的增肌速度在度過新手福利期後會變慢,可能需要數月才能增長一磅肌肉,但只要堅持每週取得一點小進步,累積下來就能看到肉眼可見的變化。這需要將增肌視為一個長期投資,調整好心態,保持耐心,不心急。
•年齡增長不再是障礙:研究表明,年齡增長並不會自動導致肌肉增長變慢,甚至中老年組的增肌率可能高於年輕組。只要注重蛋白質攝取、不減少訓練量和強度,並智慧訓練以預防受傷,即使40-50歲後也能繼續最大化增肌。
總而言之,自然健身雖然進展較慢且需要更多的耐心和自律,但它提供了一種更安全、健康、可持續的增肌途徑,透過科學的訓練原則、優化的飲食和充足的恢復,能夠幫助個體實現穩固且符合生理極限的肌肉成長。
-
商品Q&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