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骨鬆Q&A 029】什麼是『骨折瀑布FRACTURE CASCADE』?

骨折瀑布是指初始骨折後進一步骨折的風險增加。全世界3發生一次骨質疏鬆性骨折,大約50%的骨質疏鬆性骨折患者會再次發生骨折,每次折斷都會出現新骨折呈指數上升的風險 (IOF 2011)。

在世界範圍內,22發生一次椎骨骨折,20-25%的高加索女性和50歲以上的男性患有普遍的椎骨骨折。 隨著年齡的增長,椎骨骨折的發生率也會增加,80歲以上的女性中約有50%患有椎骨骨折。

在任何位置發生骨折後,隨後骨折的風險增加,但特別是對於多發性椎骨骨折。

一個值得關注的問題是,對於進一步骨質疏鬆性骨折的高風險患者,高達80%的患者既未被鑑別也未被治療 (Nguyen TV 2004)。

 

有充分證據表明,第一次骨質疏鬆性骨折顯著增加了進一步骨折的風險,觀察到已經出現斷裂的患者骨折的風險增加了86% (Kanis JA 2004)。

第一次椎骨骨折後發生另一次椎骨骨折的風險是特別高,1/5女性患有椎體骨折,在1年內經歷另一次脊柱骨折,這就是骨折瀑布。 此外,患有兩種或更多普遍椎體骨折的患者在1年內患上另一次骨折的風險增加7 (IOF 2011)。

由於初始骨折後骨折明顯增加,先前的骨折已被列為評估骨質疏鬆症患者指南的風險因素之一(NICE 2011)。

 

骨折瀑布:隨著椎骨骨折數量增加,椎體骨折風險增加。

 

骨質疏鬆性脆性骨折是骨結構受損的一個標誌,這增加了隨後骨折的風險(Lindsay R 2001, Kanis JA 2004)。

在對北美,歐洲,澳大利亞和新西蘭373個研究中心進行的4項大型3年骨質疏鬆症治療試驗的數據分析中,基線1例椎體骨折導致患病風險增加2.6。 在試驗的第一年中發生隨後的骨折(Lindsay R 2001)。

具有1個或更多個,或2個或更多個基線椎骨骨折分別使該風險增加57 (Lindsay R 2001)。

在確診事件(新)骨折的女性中,近20的患者在最初骨折的1年內出現了隨後的椎骨骨折(Lindsay R 2001)。

 

 

骨折瀑布:根據基線骨折嚴重程度的新椎骨骨折風險

然而,基線(初始)骨折的嚴重程度也很重要,正如Raloxifen的MORE trail多重結果的分析所示,該試驗是在7705名患有骨質疏鬆症(低BMD或普遍椎骨骨折)的絕經後婦女中進行的(Delmas P 2003)。

使用X光片的半定量分析目測評估MORE試驗中的椎骨骨折嚴重程度,並通過估計的椎體高度降低進行分類。

與沒有骨折或輕度或中度普遍存在的椎骨骨折的女性相比,患有骨質疏鬆症的女性患有最嚴重的普通椎骨骨折,3年時新發椎骨骨折的發生率(38.1%)明顯更高。

 

小魏醫師總結,『骨折瀑布Fracture Cascade』早期也有人稱『骨牌效應Domino effect』。描述因為骨質疏鬆症,發生壓迫性骨折後,因為生物機械性平衡改變造成的續發及毀滅性骨折。

由於殘疾增加,行動不便,胃腸道,呼吸道和泌尿生殖系統問題以及對家庭成員和護理的依賴性增加,骨折導致人的生活質量顯著下降。特別是,椎骨骨折導致背痛增加,身高降低,畸形,不動,並且在某些情況下導致肺功能降低。嚴重衝擊性骨折對日常生活的影響導致自尊心低下甚至抑鬱,骨質疏鬆症患者表現出較高水平的抑鬱症狀,與骨質疏鬆症相關的其他因素無關,包括年齡。

超過70%的髖部骨折患者需要進行理療或康復治療,其中10%至20%的患者以前住在家中需要長期護理。所以要特別重視及早期治療骨質疏鬆症。

 

 

【參考資料】

  1. Delmas P (2003). "Severity of prevalent vertebral fractures and the risk of subsequent vertebral and nonvertebral fractures: results from the MORE trial." Bone 33: 522–532.
  2. IOF (2011). "The Breaking Spine."
  3. Kanis JA (2004). "A meta-analysis of previous fracture and subsequent fracture risk." Bone 35: 375–382.
  4. Lindsay R (2001). "Risk of new vertebral fracture in the year following a fracture." JAMA 285: 320–323.
  5. Nguyen TV (2004). "Osteoporosis: Underrated, Underdiagnosed and Undertreated." Med J Aust 180: S18.
  6. NICE (2011). "Alendronate, Etidronate, Risedronate, Raloxifene, Strontium Ranelate and Teriparatide for the Secondary Prevention of Osteoporotic Fragility Fractures in Postmenopausal Women."

 

 

TOP